当前位置:首页 >偶像活动 >

韩寒《四海》:三年一见,再也不见?

2022-02-03 21:55:39

一、电影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事不过三”。

对于韩寒来说,之前已经独立执导三部电影:《后会无期》、《乘风破浪》、《飞驰人生》,豆瓣评分分别为7.2,6.8,6.9,票房分别为6.29,10.49,17.29亿,算是市场和口碑得到双重认证的导演了。

如果按照原计划,《四海》应于2021年暑期上映,那么距第一部电影《后会无期》正好七年。七年之痒,七年也应该体现出一些真正的变化了。

今年的春节档虽然挤进了八部影片,还有《水门桥》这样的重磅级空降选手,但《四海》一直被视为是“种子选手”,至少是保三争二的实力。

然而,《四海》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除了第一天票房数字尚可外,口碑以及目前的票房走势都呈垮塌趋势。

我在第一时间观看了《四海》后便已预料到这一点。韩寒“不出意外”地重复了他的上三部电影,但并没有“去粗取精”般得到一个加强版,而是成了一种呓语式的同义反复。

对于剧情,对于人物,对于情感,我几乎都没有深扒的欲望,网上已经有很多分析和吐槽,劝退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然而,这一切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80后文学

对于韩寒来说,“80后文学”这个话题是绕不过去的。若干年来,但凡提到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两位是必然会被提起的。

虽然这两人的文学风格、影响和受众面大异其趣,但相同的是都获得了极高的人气和市场认可。韩寒更是在成名后依靠博客等传媒手段成了“意见领袖”、“文化偶像”。其“叛逆”、“个性”的人设更是妇孺皆知。

然而,这背后却有一些不为大多数所意识到的深层因素。文学评论家江冰多年致力于研究“80后文学”,他在文章中曾说:

“80后”文学成长的背后始终站着一批老谋深算、用心良苦的商业策划高手。……他们的策划从一开始就成功地跳过理念,按照市场运作的规律,在鲜明的商业意识的指导下,一步步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80后”文学“偶像化”的趋向,正是品牌营销和目标营销战略计划的一个具体实施环节。中国历史上某位皇帝眼见青年才俊摩肩接踵进入科举考场,不禁仰天大笑曰:天下英雄尽入我掌中。今天的策划人员虽未做仰天状,但内心早已盘算百遍如何将天下之利一网打尽!

从“萌芽杯”的一鸣惊人,到出版第一部长篇《三重门》,到通过电视等媒体成为众人皆知的“文学天才”、“叛逆少年”,“意见领袖”,韩寒的每一步蜕变,似乎都是个性伸张的结果,但背后清晰的商业操盘痕迹也一览无遗。《三重门》增订版里曾总结过他的个人履历及形象流变:

1999年浮出海面,获首届新概念作文大奖

1999年顽主写《三重门》一年

1999年看上去很美的成绩单挂红灯七盏,留级

1999年过把瘾就死于《新民晚报》上抨击教育制度

2000年活着,老子还没死,老子跨世纪

2000年一个都不能少,还是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

2000年千万别把我当人,我成为现象,思想品德不及格总比没思想好

2001年无知者无畏,有人说我无知,那些没有文化只有文凭的庸人

从某种程度上,“韩寒”这个形象更像是路金波、赵长天、韩仁均等人精心打造的“作品”。路金波曾不无得意地说:

“我希望饶雪漫走商业化的路线,韩寒就去竖牌坊做知识分子。他们俩绝不是女生版、男生版的划分,而是一个经济、一个政治。”

这样一种强烈的“设计感”直到韩三篇的发表和“韩方论战”震惊网络才告一段落。此后,韩寒改换了赛道,成了一名电影导演。

三、作品

然而,虽然他的电影之路到《四海》之前都顺风顺水,但内在的隐忧却一直未散去。处女作《后会无期》就曾被诟病“只有金句,缺乏情节”,随后两部作品也有各自的问题,但都被出色的票房数字掩盖了。

现在来看,韩寒电影的内涵从始至终都是一致的:“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内核,理想主义与现实的冲突,边缘人群的阶层指向,父子情、兄弟情、友情、爱情的穿插点缀,勾勒出一个身不由己、四处流浪、无处安放的灵魂。

如果就内容而言,这样的表达也并不偏离商业电影的主旨,尽管韩寒的电影经常被赋予文艺片的符号。我也不讳言对其处女作《后会无期》有一定程度上的欣赏,尽管其结构有着明显的问题。

但从《后会无期》到《四海》,这些内容一再重复,却没有体现出任何的迭代升级。从《后会无期》中的兄弟情、爱情,到《乘风破浪》的父子情、爱情,到《飞驰人生》的父子情,到《四海》的父子情、兄弟情、爱情,以及一以贯之的理想化表达。除了在特效水平上的进步外,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同义反复。

但,票房的进步掩盖了这种重复,也许这给了韩寒的创作团队一种异乎寻常的信心。虽然随着中国银幕数的逐年增长以及下沉市场的不断开拓,整体的电影票房在疫情之前一直呈现稳定的增长(这里倒能看出韩寒若干年前就将目标群体瞄准“小镇青年”的先见之明),但这种增长毕竟是有极限的。

并且,虽然意义的赋予并不是商业电影所必须的,但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老是在一个问题上反复讲述,并且总是用“情怀”去刺激观众,也总有失灵的一天。《飞驰人生》垮塌的前半段就是预警,还好靠后半程“硬核”的赛车部分顶了回来。

而到了《四海》,这种重复和缺少重心的情怀承载不了观众对一部春节档电影的期待,垮塌就避免不了了。

四、原因

之前已经指出了,韩寒从“出道”那天开始,就不是属于他一个人的“作品”,其商业运作的痕迹伴随始终。

并且,内容上的缺少积淀和底气不仅是他,也是世纪初那波成名的80后作家的普遍问题。江冰曾写道:

目光回到“80后”作家,青春资源更是他们重要乃至唯一的写作资源假设删去此项,就很难想象他们靠什么作为作家的经验支撑!青春资源既是“80后”作家的强项和特点,也是他们的弱项和软肋。从正面说,80年代生人的青春经历与心理经验确与前辈有某种断裂性的区别,这是“80后”存在的理由,也是“80后”迅速自成格局的主要原因。从负面说,当青春资源成为“80后”作家写作的唯一资源时,他们的视野也可能因此被限制。当“80后作家在网络上一再宣布他们的文学只能是他们自己圈子里的事情时,一种夸大自恋、自我局限、闭关自守的状态就有可能于有形和无形中形成。事实亦是如此,诞生并勃兴于网络的“80后”文学,已然通过网络这一既虚拟又现实的“小世界”形成他们自己的平台和“王国”。

这并非韩寒一人的问题,但我需要着重指出的是,韩寒身上的这一问题尤其严重。

追根溯源,恐怕正是由于他过早退学、离开同龄人的圈子,与一群商业运作者为伴所致。

虽然有人,包括他自己认为,早早进入社会让他更早得到了历练,摆脱了学生的青涩。但,过早被一群年龄、阅历远超于他的商业运作者包围,很难想象他不受制于被营造的“信息茧房”和自给自足体系。

现在来看,韩寒不上大学所带来的最大劣势,并非他没有取得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文凭”以及大学生的身份,而是缺少在同龄人氛围中共同成长的经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年轻人在初等教育体系下面临繁重的课业压力,直到进入大学,才有了放飞自我、释放天性的机会。并且,从小学到中学,大多数人基本是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成长,周围人大多是离家不远的同乡,这样很难接触到“外面的世界”。

而在大学里,第一次可以接触到天南海北的不同成长环境的同龄人,并且在几年的时光里,见证彼此的成长,价值观念的转变,社会环境的浸染和冲击。一言以蔽之,这是青年人第一次从通俗意义上接触到“世界”这个概念。况且在韩寒成长的年代,互联网才刚刚开始发达。

所以,韩寒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缺少同龄人的现实对照,从而也就没有更多的可以反思、对比的人生镜鉴。这也就不难理解韩寒作品中为何总是出现小镇青年、公路、远方这些意象。光靠阅读,是无法突破个体认知的障碍,体会到真实的世界的。用《后会无期》中一句他自己的台词,就是“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五、受众

然而,这并不妨碍韩寒获得商业上异乎寻常的成功,以及借助传媒成为众人皆知的偶像、意见领袖。

我曾疑惑为何韩寒的个人形象多年未有实质性变化,却仍能吸引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最终在B站的一个《平凡之路》的MV弹幕中找到了答案:

原来很多人把韩寒当做“人生指引”,更确切的说,一个“叛逆”的符号。借助这个符号,他们可以对抗自己的老师、长辈、社会权威,以及“活出想要的自己”。

这也像江冰评论的:

韩寒已经成为反叛现行教育制度的青年偶像。我认为将来写中国当代社会史,韩寒也可提上一笔,因为高考制度把几千万高中生压抑得太惨,终于有一个人站出来“尖叫”一声,“沉默的大多数”虽无法公开响应,私下里都不免津津乐道。很难说韩寒的一声“尖叫”对教育制度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但至少成为“被压抑群体”的一次宣泄。

但,正像我之前评论的,很多人所谓的“做自己”是语焉不详的一样,韩寒的“叛逆”本身就有商业营造的成分。更不必说他成年后,还否定了自己过去的做法。几年前他曾在微博中说:

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值得学习的永远是学习两个字本身。“学习”两字,不分地点环境,是一件终老要做的事情。我听到有人美滋滋得意洋洋说,韩寒,我学你退学了。我不理解。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有什么好学呢?为什么不去学我做的好的地方呢?

然而,当年的韩寒是这么反驳说他退学不对的人的:“我都已经自己赚钱了,你还在吃父母的,你没资格指责我。”

更讽刺的是,如今的MV却成了各色人等发弹幕的励志贴,充斥着“高考成功”,“考研上岸”,“考公上岸”甚至“驾照上岸”等。

六、标杆

江冰写道:

“韩寒现象”引起教育界讨论,也让众多家长担忧,但“被压抑的群体”却自有看法,韩寒遂成“另类”偶像。韩寒成为偶像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媒体的包装和炒作,除了他陆续写出的《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毒》《通稿2003》《长安乱》等作品外,他拒绝了复旦大学允许旁听的升学机会,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职业赛车手,参加了全国汽车拉力赛,拿了上海和北京的第4名。畅销书为他带来了200多万元稿酬收入,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车子和房子,过着经济独立的生活,因此被称为“开自己奥迪赛车的天才写手”。韩寒年轻、帅气、潇洒,写手+畅销书+赛车手+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车子+经济独立,几乎所有的因素都与时尚和偶像吻合。

如果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偶像”,那么韩寒可以说很早就被捧到了类似甚至更高的位置。然而,韩寒的路径是真的可以借鉴,值得效法的吗?他所传播的那些观点,人设,创造的那些成就,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

当年媒体曾安排韩寒与王朔“论剑”,面对这位“老炮儿”,一向以“叛逆”示人的韩寒却非常的“乖巧”,两人相谈甚欢。

然而王朔却曾经评论说:“80后苦着哪,我们5,6,7一出动就打垮他们”,“你总得看作品吧,韩寒说实话作品也不行。”

江冰在评论中说:

由于时代动荡所导致“代沟”的凸显,每一个时代的人们在今天都表现出空前的自恋,这也许是中国文学在21世纪的一个特殊现象。大家都想为自己这一代人建一座纪念碑,几乎到了形成“集体自恋情结”的地步,老三届、新三届、知青一代、“50后”“60后”“70后”,不胜枚举。媒体更是推波助澜,不停地撩拨培育每一代人的“自恋情结”,多么有趣又有意味的文学现象!然而,应该感谢“80后”,正是他们的横空出世,让“50后”“60后”“70后”都进了文学与社会的视野,真是“十年一代”啊!

如果真要树立一代人的“文化偶像”,我认为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具备足够的知名度、感染力和大众认可在年轻时做出了一个行业内顶尖的成就以自己的方式践行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知行合一

这三条中,我认为韩寒至少在第三条做得是不够的。而如果按照以上三条标准,50后的文化偶像可以是王朔,60后是崔健,70后是朴树,那80后呢?

我个人以为,万能青年旅店才是80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偶像”。他们成名并不早,大约三十岁才出了第一张专辑(跟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却迅速“封神”,并且单靠这一张专辑便有进入华语摇滚乐前十的资格。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若干年来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低调但一直精进着自己的艺术,不爱抛头露面,耐得住寂寞,却一出手就是杰作。去年的《冀西南林路行》,暌违十年的新专辑一出就成为华语年度评分最高的专辑。

恰巧,韩寒的电影中也引用过朴树、万青的音乐。

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必然需要经过时间的历练,即便拿已经快成明日黄花的“80后文学”来讲,去年以《刺杀小说家》亮相大银幕的双雪涛也算不上“年少成名”,却已后来居上。

七、未来

江冰说:

中国文坛和“80后”自己必须意识到,将来的中国文学迟早要由“80后”(不一定就是现在活跃在文坛的“80后”成名作家)们与“70后”“90后”共同来支撑。所以对“80后”的前期与未来的研究,就是评论家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先哲有言,“少年强,则中国强”,即使他们中诞生不了大师,他们还是要支撑一片天地的。

人的成熟在于拥有责任感。而在占据聚光灯中心那么多年后,能给社会、历史留下什么东西,才是重要的。

从这点上来说,韩寒的同义反复仅剩下了商业上的意义。《四海》的垮塌只是一个早已被透支的商业逻辑最终被证明失效的必然结果。如果接下来仍旧重复这种逻辑而不做任何改变的话,那么观众也许会问一句:三年一见,再也不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